您好,欢迎来到湖南佰亿达物资有限公司生产、经销、批发各种规格的建筑方木板材、木胶板等等。
全国服务热线:158 7426 9995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资讯 >

中国经济70年 | “中国基建”创造的“中国奇迹”

作者: admin 阅读人数:137 时间:2020-03-25 11:43

 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,我国在基础设施领域建设了一批举世瞩目的工程。从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——青藏铁路到世界上最大水电项目——三峡工程,再到被誉为为“现代世界七大奇迹”之一的港珠澳大桥,这些工程既体现了中国在基建领域的能力和雄心,也为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
“现代世界七大奇迹”之一港珠澳大桥

  这些年,中国多了一个称号叫做“基建狂魔”。所谓“基建狂魔”指的就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独领风骚的霸主。就让我们来看一下,修炼了70年,中国的基建是如何逆袭成功的?
 

  1、国家计划经济体制阶段(1950-1977)
 

  建国之初,新中国一穷二白。通过学习苏联“老大哥”经验,在计划经济体制下,新中国迅速修复运输线路,恢复水陆空交通。

  1950年,18军进军西藏。毛泽东授命“一面进军,一面修路”。工程兵以铁锤、钢钎,凿穿横断山脉、及喜马拉雅山,开出一条2000公里的川藏公路,此后这条线在西藏建设、国防建设中屡立奇功。

  1970年7月1日成昆铁路通,创18项全国纪录,13项世界纪录,从此中国铁路建设一战成名。1984年,成昆铁路被联合国誉为“二十世纪世界三大奇迹之首”,而另两个奇迹分别是,阿波罗飞船带回的月球岩石,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。

  据统计,在1953—1977年间,我国交通运输业全民所有制单位基本建设投资累计完成840亿元,先后建设了青藏公路、武汉长江大桥、南京长江大桥、首都国际机场、京沪铁路等重大项目,改变了落后闭塞的交通面貌。

天堑变通途——南京长江大桥

  2、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阶段(1980—2000)
 

  改革开放后,我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做了很多努力,在基础建设投资数据上可以看出一二。1980—2000年间,国家累计投资超2000亿元开展了“三线建设”,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比重约40%,在中西部地区投资建成了一批铁路、石油、机械、电力等项目,有效改善了中西部地区发展基础薄弱的状况。

  1987年8月,守护港澳20载——大亚湾核电站正式开工,1994年投入运营。大亚湾核电站是我国引进国外资金、设备和技术建设的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。项目总投资达40亿美元。

  随着经济的发展,社会对交通发展需求迅速增加,原交通部于上世纪80年代末提出了“五纵七横”12条路线(含支线)的规划布局方案。建成后的世界高速公路之最——五纵七横几乎连接所有人口在50万以上的城市,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高速公路。
 

  3、经济全面发展阶段(2001-至今)
 

  近年来,我国建设了很多世界级的超级工程,基建实力更是世界闻名。公路、铁路建设四通八达,中国高铁更是成为走向世界的“中国名片”。

  在2018年底,经过6年筹备、9年建设,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。这一超级工程集桥梁、隧道和人工岛于一体,其建设难度之大,被誉为桥梁界的“珠穆朗玛峰”。它的建成也刷新了多个世界纪录,堪称人类桥梁建造史上的新典范。

  拥有全球最大单体航站楼、全球最大单体隔震建筑、全球最大无结构缝一体化建筑、全球首个“双进双出”航站楼、全球首个“五指廊构型”航站楼……2019年9月25日,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,开启了凤凰展翅、逐梦蓝天的征程。

  中国成立70年以来,基建“壮举”令世界瞩目,一项项超级工程惊艳世界,也让中国在全球的基建市场上留下了“基建狂魔”的名号。我们需要在基建发展的道路上深化潜能,继续齐心协力、团结奋斗,建设我们的强盛国家,创造更多的“中国奇迹”。

0731-85793977
联系我们
总部地址: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潇湘南路柏宁地王广场南栋10楼
电子邮箱: marketing@hiyibm.com
公司网址: www.baiyida.com

Copyright © 2019 湖南佰亿达物资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
备案号:湘ICP备20002177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