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蔓延多国停产,中国木材行业或面临“二次冲击”
作者: admin 阅读人数:166 时间:2020-03-25 10:27
随着疫情的全球蔓延,全球经济开始动荡,不少企业面临停业停产。外媒评论称,相比此前的中国工厂停产,目前疫情大范围肆虐给全球制造业供应链带来了更为全面的冲击。一些分析人士表示,逐渐摆脱疫情的中国可能成为全球制造业避风港,从而加速产业转移。
相比此前的中国工厂停产,目前疫情大范围肆虐给全球制造业供应链带来了更为全面的冲击。一些分析人士表示,逐渐摆脱疫情的中国可能成为全球制造业避风港,从而加速产业转移。但也有观点认为,在全球经济高度相互依存的情况下,海外疫情严重化将再度“反噬”中国经济,使其面临新的风险与挑战。
新西兰总理宣布全国即将进入“封城”模式
新西兰总理阿德恩23日发表全国电视讲话说,随着新西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急剧增加,社区内已出现人传人现象,全国防控疫情响应等级升至三级,并将在48小时后升至最高等级4级,所有人被要求居家隔离。新西兰自2月起大幅减少辐射松原木供货量,供应将严重不足,持续至6月份;欧洲云杉,澳松受疫情及海运费增加影响,到货量大幅度降低,同时价格已大幅上涨。
《日本经济新闻》称,最初中国工厂的暂时停工已经给全球供应链造成了混乱,而现在被卷入停工浪潮的国家进一步增多。化工品制造直接受到影响,其下游需求较大的行业集中在橡胶塑料、造纸及加工,木材及加工行业,纺织业,这些行业由于自身需求冲击叠加化工品需求依赖,影响或更大。北美地区的疫情使美国和加拿大政府相继不断推出严厉管控措施,中短期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使SPF市场出现大幅降价。虽然美国各地经销商大部分反应销售尚可,但采购积极性普遍较低,造成北美建筑行业使用的二级材下跌迅猛,尤以用量最大的二级2X4和2X6领跌,跌幅近10%,其余宽板和三级2X4也跌7%左右。三级材和经济级相对温和,出厂价较前一周下降约2%,但以加币报价的经济级却因加币贬值而实际降幅达5%以上。
中国或面临“二次冲击”
由于疫情发展,全球供应链正面临从根部到顶端的全面关停危机。美国银行全球经济部门的一位高管称,这类似于“一场逐步扩散的自然灾害”,相比此前中国工厂关停,现在中国以外工厂的关停似乎给全球制造业造成更大打击。报道以美国苹果为例称,中国供应商的重新开工一度让其生产前景转向乐观,但实际上,苹果还要向韩国、马来西亚乃至欧洲供应商采购零件,现在这些供应商纷纷停工,导致苹果遍布全球的供应体系仍局部瘫痪。而且中国工厂的生产也受到其海外伙伴停工的影响。比如中国车企也将因其全球同业的大面积停工而面临“二次冲击”。
此外,欧美停工也会影响中国企业订单,比如手机、电视机等产品目前处于停滞状态。许多工程项目也已停滞。德国《法兰克福汇报》22日称,原本被称作“世界工厂”的中国,在今年一二月份里的经济产量比去年同期减少。随着欧美大批企业停工,中国工人在恢复生产之后制造出来的机器零部件,恐怕难以找到买家。但在医疗物资方面,全球其他国家停工停产反而有助于增加中国订单。专家认为,中企是否受到欧美停工影响,关键要看接下来两个月。因为中企一般会有两三个月零部件存货。
日媒:中国有望最先摆脱危机
“中国是希望”,德国《焦点》周刊22日称,现在全球经济的唯一好消息是中国逐渐战胜疫情,经济运转越来越好。作为全球经济链中的核心部分,中国发挥最主要的作用。中国复工给国际企业减轻一定压力。《日本经济新闻》称,目前情况看,最先暴发大规模疫情的中国有望最先摆脱危机,其国内制造业也将率先复苏。《经济学人》网站报道称,中国正逐步战胜疫情,工厂和餐饮业逐步恢复,中国股市表现比其他国家都要好。有业界分析认为,这可能进一步推动一些投资者将工厂转向中国,从而推动全球制造业结构的变化,但也有经济学家警告说,中国制造业仍面临新的危险,原因是其工业生产也依赖其他国家零部件供应,在疫情蔓延情况下,中国相关上游原材料、中下游制成品的生产成本将显著上升,甚至也将面临“断供”风险。在全球产业链高度相互连接,且长度及复杂性日益延伸的情况下,似乎很难有国家能置身事外。
有分析认为,疫情危机带来的教训,将推动中企在生产布局、技术开发方面采取更积极举措,特别是在高技术、高附加值领域加强投资,打破外界垄断而增强独立性。以半导体为例,晶圆、光刻胶等原材料市场份额基本为日本垄断,而在内存、面板领域,韩国电子巨头则占据50%—75%的份额。在以上领域,中国制造业的生产技术和产品竞争力仍显薄弱,甚至存在无法自主化的“盲点”。疫情暴露问题,中国制造业在做大做强方面还面临艰巨任务。
海外疫情突然失控,经济也开始瞬间停摆。中国外贸企业刚刚恢复的势头,又被海外的疫情给摁住了。现在海外疫情的局势,对中国外贸来说,是杀敌五百,自损一千。没有哪个国家,能在这场抗疫战争中真正获益。疫情对全球经济的打击,比实际的战争更加严重,而且不会有赢家。海外疫情突然失控,即使西方欧美国家遭殃,我们也不能幸灾乐祸。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,所有国家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。即使我们疫情受控,经济开始重启,也难以独善其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