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 admin 阅读人数:148 时间:2020-03-26 12:19
海外疫情愈演愈烈之时,国内的复工进程却在加速。
当疫情成为全球风险,资本市场一片惨淡,金融市场流动性全面告急之时,我国作为全球疫情控制妥当、资本市场体量足够大的国家,疫情防控阻击战促进了中国效率、中国自信,再一次让国民经济化“危”为“机”。其中,基建再次担起中国大任,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。
不少人会好奇,2020年担起经济重任的为何是基建?
其实,近十几年来,大基建一直就是我国拉动GDP增长的重要法宝,原因之一是能扩大有效投资。
回顾2004—2018年,全国信息传输业投资年均增长5.8%。2013年,国家出台了“宽带中国”战略及实施方案,大力支持城乡宽带网络基础设施优化升级投资,截至2018年末,全国接入网络基本实现光纤化,光缆线路总长度稳居世界第一。
一般来说,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消费、投资、出口。在当前消费不振、出口受影响等因素下,大基建的必要性开始凸显,基建再担2020年经济大任。
3月2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“重大投资项目开工复工情况发布会”上,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司长欧鸿表示,目前全国除湖北外重点项目复工率已经达到了89.1%。截止3月初,全国已有13个省市发布了2020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,其中列举了超过1万个投资项目,总金额高达34万亿。
基建需求是有的,那么,如此大规模的资金从何而来?
在发布会上,就资金来源的问题,欧司长除了列举加快拨款进度、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和减免税费三大措施之外,专门指出:“激发民间资本投入的积极性非常重要。”
而与之相呼应的,是3月17日国家发改委关于扩大专项债规模的最新表态。
3月17日,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副司长刘世虎在3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,抓紧准备专项债券项目,支持有一定收益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。
就“专项债扩容新政”的影响,中国通广所属集团认为,随着“专项债可作为资本金”的新政落地,将撬动数倍以上的各路资金参与,从而推动2020年中国基建投资增速回升至10%以上。
在全球经济风云万变的当下,我们已经看到,中国经济市场持稳能力在逐步增强。面对2020年经济发展重任,我们有信心使基建起到“四两拨千斤”的作用,吸引金融机构、民营资本参与基建投资,各路资本发力,推动2020年中国基建投资增速回升。